close

首爾 玩水 薛嘯秋 2055災難預言 瑛太 

◎防颱備颱:颱風的故事最近在看有關台灣的相關文獻,看到比較特殊的記載,是有關颱風的。因為打從莫拉克颱風掀開了馬英九政府的救災無能之後,為了掩飾,所以馬英九災後每逢公開場所,必到處宣揚國軍在八八水災中出動幾千架次外加疏散出上萬人,絕口不提第一時間疏於緊急出動救援的無能真相。颱風之對台灣,相當於地震之對於日本,所以颱風侵台並不是現在的事,幾百年來一直是如此,可是端視執政者的防颱心態,和是否準備好防颱的能力。在這幾天的颱風下雨過程中,單單宜蘭縣就下了上千毫米,這還是颱風未來襲的狀況,一旦颱風真的來襲,不知道還得死多少人,但是已足夠讓那一位到處在宜蘭縣豎立看板吹噓自己宜蘭做的有多好的縣長手忙腳亂,連區區一個停止上課和停止上班的決策都搞不好,還說是父母官呢!清朝時對於颱風的記載很少,甚至連相當嚴重的風災都缺乏詳細的記載。台灣的現代化建設起源於日本據台時,包括氣象資料的蒐集,和對颱風侵台的相關資料和傷害,也都是打從日本時代開始。台灣對颱風的記載,始於西元一八九八年,也就是日本佔台的第四年。而台灣在各縣市普遍設立雨量觀測站,則起源於西元一九0五年。根據當年的記載,因為颱風來襲而降下最可怕的雨量,首推西元一九四0年八月三十日,單日降在阿里山區的一千一百六十四毫米。而歷年來這些颱風中,每次降雨超過五百毫米者,約佔百分之十五。絕大部分的颱風,不是直接從台灣東部或南部陸地登陸,就是從東方掃過北去。直接從台灣北向南或南向北越過台灣海峽前行的颱風,竟然佔不到廿五分之一。而西元一九一四年,一年之內直接登陸侵襲台灣的颱風高達八次之多。反之,西元一九四一年,竟然全年都沒有颱風侵襲。但是眾所週知,颱風雖然帶來了破壞災難,可是除了梅雨之外,卻也是台灣非常重要的雨水來源。如果當年颱風來的少,極可能替台灣帶來可怕的另一種災難:旱災!根據史料,西元一九一一年,鳳山地區曾有高達一百五十二天沒下過雨!西元一九四二年,枋山高達一百五十八天沒下雨!西元一九一九年,旗山更大旱跨年,足足一百九十四天沒下雨!別說農作物稻田缺乏灌溉用水,就連民生用水都有問題。當時在缺乏科學協助情況下,老百姓就只能用求神的方法祈雨,不過當時他們前往祈雨的寺廟,並不是東海龍王廟,而是台 灣到處可見的城隍廟。 

 

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陳伶妤 的頭像
    陳伶妤

    4歲仔

    陳伶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